2019-08-29
金砖多用于皇家建筑,除了广为人知的紫禁城,还有一些宫阙园囿、太学金匮、摄政王府、帝后陵寝、皇家坛庙等,金砖是皇家尊贵身份的象征,不允许民间百姓和官员使用。御窑金砖博物馆收藏罗列了从明永乐至清宣统保留下来的金砖文物,以及一些金砖管理文献记载。
博物馆内记载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:乾隆五十九年,工部大臣上奏折要申请烧造一批金砖,乾隆质问,目前各处并无新造宫殿,突然要奏请烧造,且数量不少,即刻传军机大臣和工部堂官查核。工部核查目前库存金砖两千余块,乾隆发怒“十年前通州厂存有金砖两千余块,当时又烧造了六千块正砖和六百块副砖。这十年中并没有宫殿兴作,怎么会又只剩下两千余块了呢?”后经查处,金砖遗失,罚处相关官员等额俸禄。
由此可见,古时对于金砖的烧造管理非常严格,日理万机的皇帝竟然对金砖的烧造时间、批次、数量及使用情况了如指掌,可见皇室对金砖重视和金砖的价值不菲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金砖走入寻常百姓家,它的功能逐渐演化,文人雅士或将其作为桌面供博弈、饮茶,或置于书房供习书、展画;手艺人将金砖雕刻成工艺品,供人们观赏收藏;甚至一些公共场所也出现了使用金砖的建筑......金砖并没有随着王朝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,时间赋予了它新的生命。
百年窑火生生不息
金砖博物馆内保留了一处御窑址——陆慕御窑址,这是一座双孔连体窑,也称“姊妹窑”,为明清古砖窑,据传因明永乐皇帝所赐而得名“御窑”,该窑是当年众多烧制金砖窑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砖窑,2006年,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参观期间,窑内正烧制着最新一批金砖,通红的窑火预示着御窑金砖百年工艺的生生不息。
浙江嘉善县沈家窑
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干窑镇
干窑镇曾以烧制金砖而饮誉海内,古时皇宫的金砖大多产自这里,这个小小的古镇,曾经耸立着大大小小近千座土窑,因此干窑镇历史上有“千窑之镇”之称。如今的干窑镇,依旧在生产金砖的,只剩下乌桥头畔沈家窑的几个土窑。
由于是突然造访,且前期并没有联系上窑主,同行几个小伙伴抱着碰运气的成分来到了干窑镇,在一个路口的便利店问了一位老人,老人大手一挥,原来就在他家后面的小河边,真的太幸运了。
更幸运的是,我们来到窑场,看到一个正骑着电动车准备离开的老者,上前询问窑主在不在,这位老者说自己就是窑主,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。
考察当天,正值装窑工序,工人们一车一车把阴干的砖坯运送至窑口,经传送带至窑内(过去只能靠人力),窑内有十几个工人在装窑,由于不能进去太多人影响窑内的湿度等空气指数,遂没有进去详看。
窑顶窨水的凹槽